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24年以来,安顺市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产城景融合,促进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协同联动、特色化发展,全力塑造安顺宜居宜业宜游魅力之城新形象。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两城三基地”为着力点,强力推进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扎实推进安顺一流旅游城市和黄果树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贵州绿色算力(安顺)基地、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建设,为全市人民提供了较多就业机会,逐步实现了人的聚集,为践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打下坚实基础。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达1.5万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4354人以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万人以上,有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
二是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县域空间用途统筹协调管控,积极推进市、县(区)、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分区)规划编制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现已启动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个、形成初步成果7个;启动编制村庄规划352个,形成初步成果144,获批复25个,纳入一张图15个。
三是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三主三特”稳步发展,全市11大特色产业集聚区、优势单品区、特色产业带加快形成,重点打造了“普定朵贝”“镇宁小黄姜”“瀑布毛峰”“镇宁蜂糖李”“关岭牛”“紫云红芯薯”“紫云花猪”等一批农产品优质品牌,产品畅销省内外市场和粤港澳大湾区。
四是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加速推动新型城镇化。强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大力推进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围绕“三中心九园区三基地”功能布局,开工建设安大航空锻造产业园二期、速威高温合金等一批航空产业项目,安吉航空精铸产业园一期、平坝区CJ级型号任务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提能扩产等项目建成投用。抢抓一流旅游城市建设机遇,持续唱响“21℃的城市·360度的人生”城市品牌,文旅、农旅、桥旅、体旅、康旅等业态深度融合,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1248.39万人次,同比增长8.57%,旅游总收入123.3亿元,同比增长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