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以打造全域旅游为契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托地方旅游资源和自然禀赋,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融合创新发展。
一是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全市10个“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景区提等升级。穿洞文化遗址保护设施、茶马古道-关岭关索古道保护利用项目、宁谷遗址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虹山湖公园旅游景区正式列入创建4A级旅游景区名单,关岭坝陵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永宁滑雪场等旅游重要项目基本建成。深入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研究制定智慧旅游平台“1132”建设方案,持续推进A级景区WIFI建设,开展贵州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数据对接工作,调试完善安顺智慧旅游APP和市级旅游官网架构,迈出了安顺智慧旅游发展新步伐。
二是着力培育文化旅游精品业态。加强“旅游+文化”融合,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升级打造了《大明屯堡》文化演艺节目,举办了安顺美景与蜡染元素的时装走进巴黎时装博览会,启动了安顺云马“三线记忆·美丽乡愁”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大力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虹山公园景区化提质改造、三合苗寨旅游度假区打造等城旅结合项目,打造了一批综合性特色景区。
三是着力强化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产品的有机结合。加大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推广,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黄果树景区召开了全省旅游商品产业化推广会暨“民博会”黄果树授权网点揭牌仪式,活动展示了200多家企业10000多件风格各异的旅游商品。黄果树授权网点的揭牌标志着黄果树旅游商品销售平台示范点将从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加工生产、店面建设、销售等方面实现规范化运作,集中整合我市旅游商品的优质资源,集中打造安顺市旅游商品精品,塑造安顺旅游商品品牌,推动旅游商品形成规模经济,促进我市旅游商品向产业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四是着力推进文化创意元素与旅游业融合创新发展。策划推广了“安顺大黄果树山地全域旅游系列产品”,针对康养避暑重点市场精准营销。成功举办第四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相继举办中国自驾游线路评选大会、全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黄果树国际啤酒节等大型旅游活动,借助黔台经贸恳谈会、爱飞客飞行大会、国际石材博览会等活动。针对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旅游市场推出“一带一路·一程多站”直销产品。抢抓沪昆高铁开通机遇,打造“中国瀑乡·秀美安顺—安顺黄果树号”沪昆高铁专列。策划开展了“安顺之恋—重走知青路”上海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利用《贵州日报》《今贵州》手机新闻客户端、开设“大美安顺”独立频道。成功举办“中国自驾游路线评选暨贵州省自驾游路线评选(安顺)启动发布活动”。